杰西卡目前正在墨尔本学习,准备成为一名心理医生。
但这位中国留学生表示,选择这个专业并不意味着她无需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有的时候,承认我也需要帮助是件很难的事。”杰西卡表示,“虽然我在学习这个专业,但它并不是一个直观的东西。很难看出那些征兆。”
研究表明,即便那些征兆变得明显了,很多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仍然选择不去寻求帮助。只有9%被归类为“非常苦恼”的留学生选择去寻求心理健康服务。
杰西卡解释说:“在我的文化里,心理不健康是件很丢脸的事。而且父母把你送到海外,他们为你投入了那么多,你应该在这里做得更好——我觉得这种想法也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心理健康的问题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但全球流行病疫情让焦虑发生的比例猛增。“澳大利亚生命热线”(Lifeline Australia)接到了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的电话。
杰西卡担心,国际学生尤其容易受到波及。
“学生是目前感受最为强烈的群体之一,”她说,“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见到你的家人。我知道我的祖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可我不能去看他们。你可以给家人打电话,但因为时差,你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同步,你们的日程安排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对于这种情况,临床心理医生 Isabella Choi 有着直接的体会。
“在我的工作中,我见到很多学生过来抱怨他们的睡眠,但当你问他们更多的情况,事实上他们可能感到抑郁或者非常焦虑,这才是影响他们睡眠的原因。”
她表示,虽然流行病疫情让这一问题凸显,但国际学生在寻求心理帮助方面长期存在着障碍。有些是文化原因,比如杰西卡描述的那种内心的羞耻感,但也有一些是现实的考虑。
“很多学生觉得他们并不了解澳大利亚的心理健康系统如何运作,所以他们非常担心费用和保密性。”

向学生展示如何关注他们的头脑
Dr Choi 也是悉尼大学的研究员,她认为,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冲破一些障碍。
通过使用澳中基金会提供的拨款,她开发了一款名为“MindYourHead”的线上应用程序。
这款应用程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一个完全保密的自我评估,涵盖的领域包括睡眠、压力、饮酒、社会支持和拖延问题。然后他们可以得到评估分数,以及每个分数的分解说明。
“我们试图帮助学生可以在早期意识到他们的症状,也许他们可以对此做些什么。” Dr Choi 表示。
评估基于有效的心理测量,并提供中英文版本。它还为学生们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建议,指导他们如何提高评估分数,比如进行冥想和锻炼。同时它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链接信息,告诉他们需要额外帮助时有哪些资源或治疗服务。